江左风流宰相谢安传奇的一生按年配资平台官方
在热播剧《琅琊榜》中,江左梅郎梅长苏以其过人的智慧、沉着冷静的处事态度和卓越的辩才,不费一兵一卒就扭转了朝局。这位看似虚构的人物,其原型正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谢安。正如诗句所言:谢公才业自超群,误长清淡助世纷,谢安的一生远比戏剧中的梅长苏更为精彩纷呈。
谢安出身于显赫的陈郡谢氏家族,这个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在东晋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与其他热衷于仕途的世家子弟不同,谢安自幼天资聪颖,不仅文采斐然,更生得仪表堂堂。然而他早已看透官场的黑暗,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。当其他兄弟纷纷入朝为官时,他却选择隐居会稽东山,与王羲之、支道林等名士为伴,过着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。朝廷多次征召,他都婉言谢绝,这一隐就是十年光阴。
展开剩余68%命运的转折出现在公元372年。当时谢氏家族在朝中势力衰微,权臣桓温把持朝政,对皇位虎视眈眈。面对家族危机和国家存亡,谢安毅然出山。他联合王坦之,趁桓温出征之际向简文帝揭露其阴谋,成功改立司马曜为储君。
桓温闻讯大怒,率军回师建康,在城外设下埋伏要取谢安性命。谢安却从容赴约,在即将踏入埋伏圈时突然驻足,面带微笑点破桓温的阴谋。这一举动让桓温心生畏惧,最终郁郁而终。谢安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,不战而屈人之兵,保全了晋室江山。
十一年后的淝水之战,前秦苻坚率号称百万大军来犯。谢安运筹帷幄,一面派间谍在敌军后方制造混乱,一面抓住战机突袭尚未集结完毕的前锋部队。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,再次展现了谢安卓越的军事才能。
功成名就后,谢安敏锐地察觉到君主的猜忌,主动交还兵权,重归东山隐居。公元385年,66岁的谢安与世长辞。孝武帝下令举朝哀悼三日,并亲自选址梅岭安葬这位功臣,江左梅郎的美名由此流传千古。
谢安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:他既是淡泊名利的隐士,又是力挽狂澜的能臣;既有诸葛亮的谋略,又有陶渊明的超脱。正如后世诗人王俭所赞的江左风流宰相,他的故事永远激励着后人。在出世与入世之间,在个人理想与国家大义之间,谢安以其独特的人生智慧,书写了一段不朽的历史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元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